汽车机电学院《特种加工技术》课程教学实现 “作业-作品-商品”三级跃升教学革新
在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教学改革创新的浪潮中,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汽车机电学院积极探索特色育人路径。近几年来,学院丁常汶老师在《特种加工技术》课程教学中大胆创新,以学校“立艺树人”校训为指引设计制作了一枚“立艺树人纪念徽”,推动《特种加工技术》课程作业实现从传统“作业”到实物“作品”,再到“商品”的蜕变,激发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和广泛关注。
传统的《特种加工技术》教学中,学生的作业往往局限于完成课堂实操练习和课后任务,缺乏实际应用价值和市场导向。丁常汶老师深入剖析行业需求与学生学习痛点,打破常规教学模式,将课程内容与学校校训为基础设计制作作品,紧密结合个人需求和市场趋势。在课堂教学中,丁老师采用项目式教学法,引入真实作品项目,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具体的项目任务展开学习与实践。从最初的作业设计,丁老师便引导学生树立精品意识,要求作业不仅要满足技术标准,更要注重设计创意与工艺美感,使作业逐步向作品和商品转化。经过一系列打磨,部分优秀作品成功走向市场,实现了从作品到商品的跨越。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扎实的特种加工技术,更培养了创新思维、市场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学生们对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反响热烈。0512302班陈彬同学兴奋地说:“以前觉得作业就是为了完成任务,现在看到自己的作品变成商品,特别有成就感,也更有动力去学习和探索了。”
此次《特种加工技术》教学创新改革,是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汽车机电学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缩影。未来,学院将继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教学创新为动力,不断探索职业教育发展新路径,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让“立艺树人”的校训精神在职业教育的沃土上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
作者:谭赣萍、丁常汶
终审:汽车机电学院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