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主站

二级学院

内设机构

教辅机构

附属机构

群团组织

欢迎访问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学院
您的位置: 首页 >教学科研>详细内容

教学科研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课程思政典型教学案例——《环境法规和标准》1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2-12 14:45:53 浏览次数: 【字体: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课程思政典型教学案例编制

学习环保卫士张正祥的感人事迹

授课教师:于慧娟

所属学院(部):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简介:《环境法规与标准》对我国现行的环境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了比较系统的阐述,介绍了我国环境保护法基本概念与我国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重点阐述了我国最新的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同时对环境法律责任与我国自然资源保护法和环境污染防治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授课对象: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大二学生

教学章节: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公众参与

教学课时:2


二、课程思政设计

课程思政元素:自我奉献

融入知识点: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公众参与

融入方式:课堂讨论+案例分析


三、思政育人目标

通过介绍滇池卫士-张正祥的故事,培养学生无私奉献,敢于发声,坚守环保初心的精神。


四、教学实施过程(附至少5张课堂教学照片)

(一)教学引入

通过举例的方式来引出话题,环境信息知情权在生活中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公众在生活与工作中应该充分发挥相应的权力,为环保事业贡献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


学生课上积极思考


学生课上积极发言


(二)教学展开

1、环境保护参与权:参与环境立法、执法、司法以及环境决策等活动。

举例:


2、环境保护监督权

举例:


3、公众参与的保障机制

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它负有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保障有关环境权力的实现。

举例:


4、学习环保卫士张正祥的感人事迹

张正祥,1948年生,昆明市西山区富善村村民,2009年感动中国人。张正祥深爱着他的滇池,他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玷污他心中的圣地。

为了阻止在滇池边上采矿,张正祥拿着昆明市政府1988年颁布的《滇池保护条例》开始了他的滇池保卫战。他把采石场破坏环境的场面拍成照片,向有关部门进行反映,他用牺牲整个家庭的惨重代价,换来了滇池自然保护区内33个大、中型开矿、采石场和所有采砂、取土点的封停。2003年1月14日,在国家相关部门的直接干预和当地政府的努力推动下,滇池自然风景区内33个大、中型采矿、采石场和所有采砂、取土点全部被封停。

2006年昆明市政府出台了《滇池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等治理滇池的方案,按照规划2008年至2020年间,中央和云南当地政府对滇池治理的投入将突破800亿元,滇池的治理将迎来一个崭新阶段。

物视频播放:感动中国之滇池卫士——张正祥

课堂讨论,由张正祥卫士的感人事迹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发?

弘扬无私奉献的爱国精神,培养学生在面对黑恶势力时要敢于发声的无畏精神,引导学生要坚守环保初心。

(三)教学总结

公众参与原则:环境保护参与权;公众参与的保障机制;学习环保卫士张正祥感人事情的感想。


五、教学成效与反思

1、学生可以掌握公众参与原则的目的

2、通过介绍滇池卫士-张正祥的故事,学生可以弘扬无私奉献,敢于发声,坚守环保初心的精神。


六、特色与创新

1、通过举例的方式引入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融入环保卫士张正祥的感人事迹,启发学生反思反省,向时代楷模致敬学习,可以弘扬无私奉献的精神,面对黑恶势力时可以勇敢发声,坚守环保初心。

七、教学视频(微


终审:环保学院
分享到:
【打印正文】
环保学院微信公众号
陈老师二维码
彭老师二维码
回到顶部
×

用户登录

Baidu
map